崇仁鎮位于嵊州市區西北11公里,是一座美麗而幽靜的江南千年古鎮。崇仁原名杏花村,北宋熙寧年間,受皇帝敕封的義門裘氏從婺州分遷此地,裘氏以崇尚仁義為本,故名其地為崇仁。
古鎮至今保存著宋代遺風和明清特色的龐大古建筑群,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。鎮內既有廟宇、祠堂、古戲臺、牌坊、藥鋪、店房、橋梁、池塘、水井等自然鄉鎮的共用傳統建筑,而且也有大片的江南傳統民居。該古建筑群莊重典雅,以玉山公祠為中心,完整地保留下來的老臺門就有一百多座,磚、石、木三雕工藝精湛。2006年6月,崇仁村建筑群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崇仁古鎮從南至北設置了較寬的直街,分上直街和下直街,貫穿全村,從東到西設置了后軍家路、石馬路、橫街官路、下橫路、分別與直街相連,形成一豎四橫的棋盤格局。許多臺門用跨街樓鉤連,即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,體現了裘氏先輩“分戶合族”的傳統觀念。臺門外觀莊重典雅,清一色的青磚灰瓦,白墻硬山頂。
目前已經開放的玉山公祠、大夫第臺門、敬承書房等,整體格局和風貌基本保持原樣,上街和橫街沿線兩旁房屋和卵石路面保存完整,照墻、馬頭墻、屋檐、隔斷的磚雕,門框、樓窗、牌坊、柱礎、井欄的石雕,梁、枋、斗拱、隔扇、雀替、窗欞、藻井的木雕,工藝精湛,雕刻有花鳥蟲魚、吉祥動物、人物山水、傳奇故事、神話仙跡等,雕刻手法細膩感人,賞心悅目。特別是玉山公祠內的磚雕木刻精美絕倫,窗臺,樓閣,牛腿上的眾多木刻,石雕、作品,在附近一帶的古建筑中極其少見,被譽為是“民間藝術寶庫”。
崇仁古鎮名人輩出,自南宋以來,出過不少人才,單裘氏一族,就有4個進士,38名舉人,仕宦者幾十人。清光緒年間,崇仁有圍棋五虎。清末,上海圍棋名手潘朗東設擂杭州,就是敗在崇仁五虎之首的沈守庚手下。民國時,又有一個上海名手在杭州擺擂,崇仁新五虎的裘忱法,又大勝對手。當然,崇仁最出名的棋手還是當今國手馬曉春,他祖籍崇仁,由崇仁人董樟根啟蒙。
越劇的創始人之一馬潮水,也是崇仁人,15歲開始“唱書”生涯,創辦了越劇史上的第一個男科班。1930年,裘光賢在鎮西戒德寺創辦女子科班“高升舞臺”、“小高升舞臺”,“越劇皇后”筱丹桂、“金嗓子”傅全香均出自其門下。
晚清民國,崇仁還是浙東經濟發達的一個重鎮,20世紀三十年代時,資產10萬以上的絲廠、茶廠、布廠不下十幾家,有“浙東小上海”之稱。
崇仁也是嵊州紫砂工藝品的主要產地,到了崇仁可品嘗到很有名氣的陳氏燉鴨,還可買到溪灘榨面、西青豆腐皮、桂巖霧尖茶葉等當地土特產品。
嵊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承辦 網站標識碼3306830002
浙江網安備 33068302000392號
2012版備案證編號 浙ICP備11041973號-1